作者:王海濱
在現代組織管理中,組織活動越來越復雜,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企業往往會受各利益相關方的影響,國家的法律法規、行業的相關規定、業主規范、外部評審機構等各項要求都必須做到滿足。另一方面企業內部部門相互之間的協作也越來越多,橫向聯系愈加緊密。這對公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條線管理部門制定制度進行縱向指導的管理思路已經難以適應復雜的管理環境,需要具有系統思維,形成一整套完整、有效、能夠持續改進的標準化管理,才能夠將來自于企業內外部的各種要求融合在一起。
根據多個建筑企業標準化項目的實施,筆者總結了一套建筑企業實施標準化的“六步法”,將標準化編制的具體步驟歸納為:全面梳理、核心研討、框架設計、集中編寫、分級評審、持續改進六個步驟。
? 01全面梳理??
企業以往在制定制度時,由于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通常只是通過查缺補漏、上傳下達、就事論事等編寫制度,制度和制度之間缺少邏輯關系,不同制度之間由于編寫部門和人員不同也可能存在內容交叉重疊,操作人員無所適從,因此在標準化編寫前,首先需要對企業的管理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按照無遺漏不重復的原則,組織各部門依據現有管理制度,同時結合外部標桿企業對管理事項的內容和顆粒度進行調整,按“一級事項→二級事項→三級事項→四級事項”分析工作、分解工作,確定職責界面,對于存在交叉、重疊、遺漏的管理事項,由相關部門負責人討論明確事項的歸屬部門,確保所有工作事項都被分解清楚,職責明確。
? 02核心研討??
企業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但有時追求部門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會對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需要根據企業的戰略方向、客戶需求、內部能力和資源等因素,確定企業最關注且最核心的管理工作。同時,有必要組織相關部門對流程進行重新優化和完善,以解決當前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 03框架設計??
作為公司的體系文件,標準化手冊的編寫形式和內容需要統一,對手冊數量、手冊模板、行文風格、語言風格、流程、表單設計等都需要進行規范,盡量通過流程化、表單化,對標準化文件的格式進行規定,采用大量的流程圖和表格,減少主觀性或非強制性的文字描述,使標準化內容簡練易懂,方便其他崗位和新進員工的學習和理解,根據以往的經驗,相同內容情況下,通過改版可以使制度文件的文字和頁數減少一半。除此之外還需要制作針對編寫人員的培訓教材,以及各種過程控制文檔。同時需要策劃整個編寫的進度安排和目標節點。
? 04集中編寫??
這是整個標準化實施的關鍵環節,要確保所有文件按照策劃要求,實現風格一致、接口清晰,流程化、表格化、表單化。通常采取由公司各部門管理人員集中組織編寫的方式,這不僅提高了編寫的效率,也讓公司管理人員和骨干員工對管理的認識更加系統化,同時如果出現部門協調的管理內容,也便于編寫人員及時同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保證內容的統一。在編寫的過程中,編寫人員掌握了編寫的工具和方法論,也為后續標準化的持續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 05分級評審??
標準化手冊在發布之前,需要經過三級評審,首先是部門內部的評審,由部門的所有人員對手冊進行討論,確保所有的活動都已經在手冊中體現。其次,要對手冊進行跨部門評審,這里不僅僅包括同層級的部門,還需要征求下級單位或者項目部人員的意見,確保手冊可操作性,充分發揮集體智慧,讓盡量多的人員為體系的完善獻計獻策。最后,由公司高層進行評審,對一些核心的管控權責和交叉事項進行確認。標準化手冊發布以后,還需要由部門通過培訓、考試等方式對手冊進行宣貫,以保證公司上下對標準化手冊能夠明確清晰了解。
? 06持續改進??
手冊的發布只是第一步,隨著公司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一些國家新的監管制度發布,公司需要對標準化手冊進行持續的更新。以確保標準化手冊能夠始終滿足企業實際的運作。
標準化管理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需要高層領導全力推動,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同時,為了確保標準化手冊的質量和效益,還應該綜合考慮系統性與實操性、通用性與特殊性以及公司內部實際情況和行業先進經驗的結合。這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只有通過正確的方法和全體員工的合作,才能保證標準化的成功實施。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