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小濤
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9萬億元,同比下降10.0%。2023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建筑、地產業將在國家穩增長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截至2023年4月,主板建筑概念上市公司已達到72家。這些上市建筑企業總體實力較強,2022年整體業績表現良好。但面對行業的急劇變化,也紛紛在戰略方面做出調整。報告將陸續推出各大上市建筑企業戰略動態,通過戰略與實踐研究,一窺行業發展趨勢,并借鑒其經驗輔以管理決策。
中國能建篇
“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能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的窗口期,業務轉型與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培育行業競爭力、提升行業影響力、塑造行業引領力的關鍵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能建主動把握時代發展潮流,科學制定了面向未來發展的總綱《若干意見》和“1466”戰略。中國能建將緊密圍繞“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立足“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個中心”和儲能、氫能“兩個基本點”,積極融入共享融合經濟、綠色低碳經濟、數字智慧經濟“三大經濟形態”,主動順應并擁抱高質量發展、一體化發展、融合發展“三大發展趨勢”,全力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三新”平臺,聚焦能源、交通、數字、水利、生態、產業、文化“七網”深度融合,堅定實施“1466”戰略,即秉承行業領先、世界一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愿景,力爭在踐行國家戰略、能源革命、高質量發展及建設美好生活上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一流的工程總承包商、一流的基礎設施投資商、一流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商、一流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一流的建材、工業產品和裝備提供商,在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加快高質量發展、深化系統改革、全面加強科學管理、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組織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5年,再造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新能建。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022年,是中國能建改革發展歷程中極為重要、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中國能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資委工作要求,大力踐行《若干意見》和“1466”戰略,聚焦“保持穩定增長、加強科學管理”兩大中心任務,全面強“三力”抓“三效”,承壓前行、迎難而上、奮勇拼搏,圓滿完成了各項重點任務,中國能建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從2022年業務發展情況看——
(一)勘測設計及咨詢業務
中國能建勘測設計及咨詢業務主要包括能源及基礎設施領域規劃研究、咨詢、評估、工程勘察、設計、監理、項目管理、行業標準規范編制等業務。公司致力于“行業領先、世界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在能源電力勘察設計技術上處于引領地位;在能源電力領域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研究,百萬千瓦級超臨界機組、三代核電常規島、清潔燃煤發電、特高壓交直流和GIL綜合管廊輸變電、柔性交直流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熱發電等勘察設計技術領域具有國際領先優勢。公司不斷拓展提升跨行業綜合設計能力,積極進軍水利、生態環保、綜合交通、市政、房建等非電業務,強化設計咨詢牽引作用,以全過程、高品質的設計咨詢服務模式為客戶創造更高價值。2022年,公司勘測設計及咨詢業務新簽合同額為人民幣143.1億元,同比增長20.1%。
(二)工程建設業務
中國能建工程建設業務主要包括境內外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傳統能源、城市建設、綜合交通和其他工程建設業務。2022年,中國能建工程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人民幣9,910.1億元,同比增長23.7%。其中:
1 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
中國能建將新能源開發作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積極搶占新能源市場,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綜合智慧能源工程業務。2022年,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人民幣3,550.1億元,同比增長83.9%,占比達33.8%,較上年提升11.7個百分點。
2 傳統能源
中國能建充分發揮總部統籌協調、規劃引領、市場布局優勢,在火電、水電、核電、輸變電等傳統市場取得較好成績。2022年,傳統能源工程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人民幣2,492.5億元,同比增長23.9%,占比達23.8%。
3 城市建設
中國能建積極參與城市綜合開發、新型城鎮化、產業園區開發,開拓市政、房屋建筑市場,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戰略性、一體化、重特大項目集團化營銷,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加大投融資牽引力度,城市建設領域增長迅速。2022年,城市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人民幣2,121.6億元,同比增長23.1%。
4 綜合交通
中國能建統籌多方資源,精心組織、科學策劃,成功簽訂和縣至襄陽高速公路舒城至金寨項目、廣臺高速公路開平至臺山段項目、重慶開州至梁平高速公路。創新提出并積極推動交能融合的能建方案,聚焦公路行業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的發展需求,提出能源、設施、信息、產業等四個維度的融合。開展高速公路交能融合試點,形成具有能建特色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和核心技術。
(三)工業制造業務
中國能建工業制造業務主要包括建材、民用爆破及裝備制造等業務。中國能建堅持綠色發展,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減排,致力于建設一流的綠色建材、工業產品及裝備提供商。
1 建材
中國能建建材業務全面實施“環保、相關、高端”戰略,具有研發制造、新型建材、環境工程、砂石骨料、商砼服務、物流配送、技術咨詢等完整產業鏈條,所屬水泥公司是國家重點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全國首批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試點示范企業,曾榮獲“中國綠色發展優秀示范企業”稱號。2022年,水泥產量2,359.4萬噸,同比下降7.3%;熟料產量2,024.6萬噸,同比下降1.9%;商品混凝土產銷157.2萬方,同比增長11.1%;砂石骨料產量407萬噸,同比下降1.8%。
2 民用爆破
中國能建民用爆破業務具有集民爆物品研發、生產、銷售,爆破服務,礦山開采施工總承包完整產業鏈于一體的強大實力,在大型水利水電、核電、火電等國家重點能源工程,港口碼頭、機場等國家重點基礎建設工程和大型礦山開采等工程項目持續推廣民爆一體化服務模式,在工藝技術、裝備技術、爆破技術、施工管理、經營模式等方面為用戶提供系統化、個性化服務具有領先優勢,擁有引領行業的現場混裝炸藥一體化應用技術。公司設立民爆研究院,建有國內首條工業炸藥科研試驗平臺,圍繞混裝炸藥、電子雷管、智能爆破、綠色礦山構筑核心技術集群。搶抓機遇推進民爆業務重組,發展規模保持行業領先。2022年,公司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促進民爆產業清潔低碳化發展,行業地位持續鞏固,完成營業收入人民幣55.6億元,同比增長2.66%,工業炸藥銷量37.85萬噸,同比增長1.26%。
3 裝備制造
中國能建裝備制造業務聚焦“中國制造2025”戰略,強化與國際知名同行企業對接,緊跟戰略新興產業,依托全產業鏈技術背景,以高端專業產品制造與專有技術研發為方向,培育高端專業產品設計研發、系統集成和加工制造能力,搶占和布局新產業新領域,實現轉型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擁有一批具有一定技術及市場優勢的電站鋪機和電網傳統產品。2022年,公司進一步加大裝備制造協同一體化優勢,內部協同達到35.1億元,同比增長225.6%,扣除內部協同金額后,裝備制造新簽合同額人民幣109.1億元,同比下降12.7%。
(四)投資運營業務
中國能建投資運營業務主要包括傳統能源、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水利水務、生態環保、綜合交通、市政、房地產(新型城鎮化)、資本與金融服務等業務,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能源一體化方案解決商、一流的基礎設施投資商、一流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
1 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
中國能建緊緊圍繞“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大了在新能源投資業務的市場開發和資源投入力度,大力推進“投建營”一體化,做優做強新能源產業板塊,2022年,獲取新能源投資指標1624萬千瓦,新增并網風光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38.8萬千瓦。截至2022年末,新能源累計并網498.7萬千瓦,其中:風電174.2萬千瓦、太陽能302.1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22.4萬千瓦。
2 傳統能源
中國能建充分發揮電力建設全產業鏈優勢,大力推進抽水蓄能業務發展,連獲湖北蘄春等4個國家“十四五”規劃項目投資開發權,總裝機容量790萬千瓦,截至2022年末,傳統能源業務控股裝機203.73萬千瓦,其中:火電125.47萬千瓦,水電78.26萬千瓦。
3 環保水務
中國能建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聚焦供水、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等業務領域,掌握了污水深度處理、水環境修復、智慧水務等一批關鍵技術,具備提供生態環境治理綜合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能力,負責運營國內十多個省市自治區70余座水廠,水處理設計規模77,072.68萬噸/年,水處理量58,450.48萬噸/年。
4 綜合交通
中國能建綜合交通業務按照“投建營”一體化原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服務區域經濟為主體,以加油站業務為核心,創新經營模式,打造新的增長點,促進路衍經濟和主營業務有效融合。公司投資興建的陜西寧石高速公路、廣西田西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車;強化資本運作,盤活內遂高速公路資產,成功發行全國首單出表型高速公路基礎設施類REITs,發行規模創上交所之最,助力高速公路投資循環和高質量發展。2022年末高速公路控股運營里程1129.8公里。
5 房地產
中國能建房地產業務堅持高品質定位和差異化發展,鎖定綠色、健康、科技住宅細分市場,推進拿地模式創新,將城市更新作為主攻方向,借力集團資源,成功拓展片區開發、一二級聯動、棚改等業務,落地廣州南沙金融島、山東煙臺、昆明五華、長沙天心以及雄安等大型綜合項目,打開城市綜合開發運營新局面;積極踐行城市綜合一體化發展工作思路,加大協同力度,不斷創新內部合作和商業模式,通過與區域總部融合、公司子企業總部落地、集團產業導入、投資拉動市場協同等方式,獲取山東濟南、北京朝陽、安徽蕪湖等項目,發揮了公司全產業鏈優勢,實現了商業模式創新。
6 資本與金融服務
資本與金融服務業務包括財務公司及其他非貨幣銀行服務等業務,為公司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服務主業、豐富融資手段、加強資本運作,節約融資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撐。2022年中國能建持續深化與金融機構戰略合作,成功發行各類創新品種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產品人民幣185.1億元。
(五)其他業務
中國能建其他業務包括軟件與信息化服務、物流貿易、租賃和商務服務等業務。公司軟件與信息化服務是支撐公司科技發展和全面數字化轉型的主要載體,為公司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物流貿易業務經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公司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務,聚焦主業,持續推進業務模式轉型,保持了平穩發展。
發展概況: 2022年全年完成新簽合同額人民幣10,490.9億元,同比增長20.2%;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663.9億元,同比增長13.7%;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136.8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04.1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歸母凈利潤人民幣78.1億元,同比增長20.1%。公司綜合實力、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大幅提高,以公司為核心資產的能建集團,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位列第269位,較上年躍升32位。公司ENR全球工程設計公司150強排名位列第2位,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強排名位列第11位,ENR國際工程承包商250強排名位列第17位,ENR國際工程設計公司位列第16位,分別較上年上升1位、2位、4位、11位。 ?注:報告中相關數據來源于中國能建公開資料,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